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刘奇:我国农村经历了两次动能转换,乡村振兴需要第三次动能转换
作者:刘奇 点击数:1863 更新时间: 2018-01-30 来源:第一农经内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已经历了两次动能转换,眼下正在酝酿的是第三次。每次都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第一次动能转换的核心是“分”,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经营主体从550万个生产队一下子分解为2.3亿个承包农户,家庭能量得以充分释放,极大发展了生产力。第二次动能转换的核心是“流”,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大流动,使城乡经济一片繁荣,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大流动,使乡村的“形”“神”皆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第三次动能转换,这次动能转换的核心是“合”,就是使各种要素、各方力量集合发力。借用物理学术语,三次动能转换带来的是三大物理变化,第一次“分”带来的是“裂变”,第二次“流”带来的是“流变”,第三次“合”带来的是“聚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推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改革的经验,又启迪了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这由一个“分”字引发的裂变效应,其实践价值和理论创造,彻底改变了中国,解决了温饱,繁荣了城乡,走出了计划经济。第二次动能转换中的“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放活,尤其是把农民从土地和乡村中解放出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能够一路逆势上扬,农民工居功至伟。资源要素大流动使城乡在“流”中化“蛹”为“蝶”,在时空隧道中涅槃。乡村中小洋楼比肩而立,村村通全面实现,生态绿化美化大有起色。这一巨大变化的现象恰如物理学上的“流变”现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动能的关键就是形成“合”力,把各种现代元素注入农村、注入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的历史性变革。具体而言,有六大合力:三“物”组合、三“产”融合、四“生”契合、城乡统合、要素集合、功能整合。“六合”能量将产生像物理学上“核聚变”一样的巨大威力。

  所谓三“物”组合,就是要把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重点在于重视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微生物的介入,农业才能克服石油农业的弊端,构建起有机生态循环系统。

  所谓三“产”融合,即农村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三产融合发展,不是我们今天才发明的,我们传统农业追求的“男耕女织”模式就符合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耕与织多余的产品拿出去卖就形成了第三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是“种、养、加、销、游”五环联动。

  所谓四“生”契合,即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者要契合。农业生产不能不顾生态,农民生活不能不顾生产,农民生活也不能不顾生态。生产、生活、生态的契合,如果没有与发达的现代化市场连接,便只是徒有躯壳,农产品只有建立线上线下的互动机制,才能卖个好价钱,因此,“三生”之外还应加上“生意”。只有四生契合,互相依存,互为因果,才有高品质的生活、高效益的生产、高文明的生态。

  所谓城乡统合,重点在于城乡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下大功夫,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同步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新战略。

  所谓要素集合,即把现代元素集中向农村投放,包括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现代金融、现代设施、现代人才等。我国农业现代化腿短,短就短在缺乏现代化元素的注入,如果像工业、像城市那样集中投放现代元素,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指日可待。

  所谓功能整合,即要把现代农业的六大功能(食物保障功能、原料供给功能、就业收入功能、生态保育功能、旅游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整合起来。只有整合功能,才能拉长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值链,比如日本人在田里用彩色水稻种出图案供游人参观等。

  “合”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自己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合作。合则利益巨大,潜力无穷,以“合”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才能产生像“核聚变”那样的巨大能量。

  (作者刘奇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