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长论坛 > 正文
 
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3190 更新时间: 2017-01-01 来源
 
 

主题:文化强村,旅游惠民

时间:2012989

地点:湖北省武当山特区

主办: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共湖北省委财经办公室(农村工作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厅、中共十堰市委和十堰市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武当山特区工委和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八仙观村

◇主题:文化强村,旅游惠民

 

◇村庄介绍

八仙观村位于湖北省武当山景区腹地,平均海拔800余米,常年飞云荡雾,气势磅礴,风景旖旎,气候宜人。相传,吕洞宾等八仙曾在此悟道,元代建有八仙观祠,该村因此而得名。全村132476人,发展茶叶经济20余年,现有生态有机茶园3000余亩。该村结合武当道茶特色,潜心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制茶工艺,生产出了武当银剑、针井、太和、奇峰、道茶王等系列名茶。八仙观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是鄂西北地区高标准生态旅游观光茶园和中国唯一的道茶文化山庄。

一、论坛概况

千名村官,武当论“道”,2012989日,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在湖北省武当山特区召开。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强村,旅游惠民”。

申纪兰、傅企平、吴恩福、罗玉英、杨明、陈重才、原贵生、薛正红、郭成志、刘志华、张文成、毛丰美、丁俊、王勇、章联生、黄福水、刘嘉坤、候二河等部分全国著名村官代表,以及中国特色村代表、大学生村官代表、55个少数民族村村官代表和十堰市小康村村官代表参加会议。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来贺信,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体与会代表和工作在最基层的全国广大村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贺信指出,本次论坛以“文化强村,旅游惠民”为主题,非常切合当前农村发展的形势需要,对于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贺信还对“村长”论坛寄予希望,“希望这个全国性的农村基层干部的论坛越办越好”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世茂,副省长赵斌,省政协副主席郑心穗、陈天会,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余展,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会长、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王平,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洪远,农民日报社总编孙林,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增胜,湖北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省政协秘书长王树华,湖北省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刘兆麟,省农业厅党组书记戴贵洲,十堰市市委书记周霁,十堰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维国、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何希勇等有关领导出席了论坛。

8号上午,论坛举行了开幕式。杨绍品代表农业部在开幕式上讲话,希望全国各地农村借助本届论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向,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把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与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楼阳生代表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认为本届“村长”论坛必将对进一步推进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周霁代表十堰市致欢迎词,提出论坛为十堰搭建了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学习借鉴、招才引智的巨大平台,十堰有信心把这次论坛办成交流的盛会、合作的盛会、发展的盛会。

在随后举行的主论坛上。厉无畏副主席以《农业的文化创意化发展》为题对与会村官做了专题报告,指出:在世界经济步入创意经济时代的今天,通过发展创意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一个持续健康的农村产业体系,将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创新之路。深入浅出的报告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会长刘立仁发言,讲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鼓励各地村庄向华西村等先进村庄看齐,努力谋求新发展。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作了武当山特区“文旅农三位一体发展”的实践经验报告。近年来,武当山特区以区域综合价值为核心观念,以旅游业为引擎,以农民致富为目的,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以创造性的思维带动区域共享繁荣,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走出了一条“文旅农融合发展,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区域创新发展之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老书记毛丰美代表村官发言,他讲述了大梨树村的旅游发展道路和经验,提出发扬“干”字精神,带领群众致富求发展,引起广大与会村官的共鸣。会前,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在部分村庄进行了农村文化建设问卷调查,形成了近万字的《2012农村文化建设问卷调查报告》,在主论坛上呈递给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村官,转决策咨询部门参考。

8号下午,举行了三个分论坛:村企总裁会议、中国特色村案例分析会、践行大学生村官精神交流会。

在村企总裁座谈会上,大家交流了经验,开展了对话互动,进行了十堰市重大项目招商推介签约和饮水思源——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和受益地友好村庄对接签约活动;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受益地区的村庄代表发出倡议书,呼吁受益区村庄积极参与水源区秦巴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加强对口帮扶;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等11个村分别与武当山特区八仙观村等11个村签订友好村庄合作协议;中国农业大学卢凤君教授作了“中国村企集团发展机遇”报告。

在中国特色村案例分析会上,宣读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倡议书,发布了2012中国特色村名单,围绕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和山东省临沂市九间棚村两个特色村案例进行了讨论分析,专家做出点评。

上海奉贤区杨王村党委书记孙跃明、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桥联村党支部书记黄透煊(侗族)、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赫哲族)分别发言,介绍了东部较发达村庄和少数民族村庄发展特色经济的经验。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卜崇兴从农业前沿技术的角度,介绍了现代农业科技对农村发展的潜力作用。海南省五指山市什保村(黎族)和四川省茂县坪头村(羌族)、贵州省三都县妙良村(水族)和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村、上海市奉贤区杨王村和云南大理祥云县大营社区(彝族)结成友好村庄。

在践行“大学生村官”精神交流会上,举行了《全国百名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感悟录》首发式及践行大学生村官精神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村官创业研究基地”。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老书记吴恩福、山西省长治县振兴村党支部书记牛扎根向与会的大学生村官介绍了自己当村官的历程和经验,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有所作为。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曹辉、肖琳、王琪、李玲、冯辉,湖北省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王文童、唐鹏飞、杨松霖先后发言,介绍了自己当村官的感受。

9号上午,论坛在武当山八仙观村召开了2012中国绿色村庄年会。会上为“村村和合,和合天下”主题碑揭幕,发布了“文理农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研究成果,推出《武当之道——武当山经济特区文旅农三位一体化科学发展启示》,并向55个少数民族村官赠送书籍。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在全国村官中聘请100名“武当山旅游监督员”,“全国村官培训基地”同时落户八仙观村。吉林安图红旗村、湖南益阳观音阁村、贵州天柱桥联村、广西钦州三娘湾村、河南巩义杨树沟村、山东平邑九间棚村、河北迁西青山口村、天津蓟县坝尺峪村等8个村庄加入到绿色村庄行列。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向少数民族村和中西部村庄提供了2万元乡村文化建设资助基金。年会结束后,与会的55个少数民族村庄代表和绿色村庄代表在八仙观村共植民族团结林,少数民族村庄代表将从家乡带来的泥土混合在一起,形成五颜六色的“中国泥土”,这些泥土用来培植树木,并被保藏。

2012武当和合发展研讨会同期举行,浙江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部部长顾益康、亚太环境保护协会执行会长乔惠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道霞、人民日报国际部原主任吴长生、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办公室主任马兰、环球网副总编谢戎彬等在会上研讨了和合发展内容。

论坛还举办了全国著名村官报告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龙岩新罗区西安村党支部书记章联生,第一个走上美国哈佛大学讲台的中国村官、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黄福水为十堰市小康村村官代表作了报告,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会长刘立仁、农业部农研中心主任宋洪远讲了话。会上十堰市向专家学者发放聘书,成立了十堰市“三农”发展咨询委员会。

论坛还邀请各地出席会议的农村工作部门负责人举行了村庄发展座谈会,就当前村庄发展情况、问题和建议进行了座谈。

论坛于9号晚间举行了闭幕式和文艺晚会。吴协恩代表全国“村长”论坛执委会作了总结发言。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从少数民族村官代表手中接过各民族独具特色的纪念品。

会议宣布,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将于2013年在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举办,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何希勇代表下届论坛承办方致辞,表示滁州市将认真学习借鉴本届论坛的成功经验,精心组织筹备好下一届盛会。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八仙观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国将全国“村长”论坛会旗移交给安徽省凤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米德成,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

闭幕式结束后,举行了名为《歌飞武当》的文艺晚会,庆祝本届论坛及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的召开,同时为2012中国功勋村官和2012十大杰出村官颁奖。湖北卫视转播了本台晚会。晚会前,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等领导会见了与会的著名村官代表,进行亲切的交谈。

二、精彩回顾

1、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贺信

欣闻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在湖北十堰市隆重举行,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向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为促进“三农”改革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全国广大村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既是促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次论坛以“文化强村,旅游惠民”为主题,切合国家大局和农村发展要求,富有浓郁的时代性。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营造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全国“村长”论坛已举办了十二届,成为各地基层干部以及“三农”理论政策研究工作者相互交流、增进共识的重要平台,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我衷心期待本届论坛能够收获更多的真知灼见,为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祝第十二届“村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全国“村长”论坛越办越好!

2、京津冀地区参会代表倡议书

南水北调,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在南水北调国家大行动面前,人给水让路:

18万移民展开了一场感天动地的命运大迁徙;在南水北调国家大行动面前,为呵护一库清水,350万十堰人民付出了不懈努力,作出了无私奉献!

一江清水送北京,款款深情连南北。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湖北与京津冀广大地区因水结缘,因水结亲,因水结友。特别是湖北省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与京津冀地区人民同饮汉江水,共护调水源,有着更为直接、更为紧密的亲缘关系。南水北调这座世纪宏伟工程,架起了湖北十堰与京津冀地区密切交流、加强合作的桥梁纽带,也进一步加深了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

十堰市的山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空间广阔,在此基础上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建设发展新农村是关键,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大力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作为京津冀的村庄代表,我们有幸来到十堰市考察交流,认识新十堰,选择新十堰,投资新十堰!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十堰市区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这里,我们要对十堰市区人民表示深深地感谢,我倡议: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以水为媒,以水为桥,加强往来,增进合作,不断开创互利双赢、长效合作的新局面。

让我们一起来为山区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京津冀地区成员

O一二年九月八日

三、论坛声音

1、厉无畏:农业的文化创意化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说,在世界经济步入创意经济时代的今天,通过发展创意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一个持续健康的农村产业体系,将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创新之路。

他认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双创”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两大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主要路径。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所释放的文化生产力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动力。文化具有强辐射性、高渗透性等特征,决定了文化要素能够与科技、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能够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不断提升它们的价值,参与经济循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是驱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双引擎。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引擎作用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来新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价值。

他指出,在创意经济的世界浪潮和新格局下,要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意义,强化文化创意的新理念,运用文化创意的新力量,实施科技与文化并驾齐驱的“双创”战略,在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开发文化创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厉无畏提出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是发展创意农业的新模式。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他建议:一是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利用生物科技手段改变农产品形状、色彩和口味等物理功能的同时,融入文化元素,增加农产品的文化艺术含量。并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新理念把农产品变成艺术品,可大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以创意产业的手法将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充分发挥人的创意、创新构想,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耕文化博览馆和各种相关文化活动,扩大市场知名度,促进发展。三是以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功能建设农业产业链。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能以多种形式与不同的产业相融合,形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系统和价值实现系统。

厉无畏还提出,创造“经济生态、自然生态和文化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的实现。创意产业运用文化、科技的双重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区域文化特色为核心,以优美的自然农业生态为依托,以高效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依归。创意农业不仅体现了建设经济生态文明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具有构建“三位一体”生态文明的强大功能。

厉无畏指出,大力推进创意农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转变发展理念。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改变农业发展局限于单一的生产功能,进一步全面挖掘农业的潜能,把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农业业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的协同发展;需要做好综合规划和具体项目的策划,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发展创意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创意,整合农村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资源,构建起较完善的产业系统,从而促进“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要建立城乡互动互融的推进机制,加快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机制,只有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互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意农业才能迅速发展起来,并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杨绍品:希望全国“村长”论坛将越办越好

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说,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在武当山特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村官代表、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少数民族村官代表和专家学者一起,以“文化强村,旅游惠民”为主题,探讨交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文化事业与产业建设,如何整合和挖掘农村旅游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应该说很有意义。

他提到,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了特大旱涝灾害,全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增粮增收的好势头。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凝聚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辛勤汗水和艰苦努力。

杨绍品强调,村级组织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础,村干部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农民群众的当家人,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基础在村一级、关键在村干部。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亿万农民,苦干实干,探索创新,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道路,涌现出一大批明星村、富裕村和优秀带头人,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史上书写了壮丽篇章!

3、楼阳生:祝愿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说,湖北省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多种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历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建设步伐,做大做实做强农业,努力实现“一大三高”,即农业规模大、农业产业体系融合度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农业经济效益高,打造“五区两基地一中心”,即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高科技聚集区、现代农业经济文化旅游示范区、农村改革先行区、新农村建设先行区,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宗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和“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化农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全省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粮食产量连年增产,高效特色农业和生态环保农业迅速发展;农民生活实现了较大提高,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农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加快生态乡村文明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又好又快的快车道。

他认为,全国“村长”论坛,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寻求合作的盛会,也是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舞台。本届“村长”论坛以“文化强村,旅游惠民”为主题,密切联系武当山特区以文兴旅、以旅惠农、文旅农三位一体化科学发展的经验,切身体验武当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实践,对进一步推进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产生较大影响。这次盛会是湖北向全国兄弟省、市、区学习的一次极好机会。湖北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介和彰显以武当山为代表的湖北农村工作创新理念和做法,同时,坚持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兄弟省、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

4、吴协恩:村官责任重如山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会长吴协恩说,自2000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村官的积极努力下,全国“村长”论坛已成功地举办了十二届,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村官年度交流的最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荟萃了一批全国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优秀村官,邀请来了少数民族村官和大学生村官代表;在这个平台上,一部分资深的“三农”专家,与村官代表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在这个平台上,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村庄,主动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对接,提供人才、智力、信息乃至资金的支持;在这个平台上,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以论坛执委成员所在村为主的村庄,积极投入到对受灾地区的援助上,为促进我国农村和谐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认为,本届论坛确立了“文化强村,旅游惠民”的主题。这一主题与武当山特区的特色也有高度的契合。武当山拥有大山大水大人文的独特资源,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充满蓬勃积极运用论坛成果的活力和生机,武当山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思路,对各地村庄的文化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借鉴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指出,村官不是官,但责任重如山,长年奋战在农村基层的广大村官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肩负着重要使命!

5、周霁:携手共创新农村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共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周霁说,近年来,十堰立足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统筹城乡,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涌现出了武当山八仙观村等一批特色村,为加快山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全国村官代表齐聚十堰,交流农村工作经验,寻求互利合作商机,共襄农村美好未来,对十堰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十堰将严格按照论坛组委会的要求,认真做好会务保障各项工作,尽心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致力把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办成服务“三农”的盛会、真诚合作的盛会、推进发展的盛会。

6、李发平:文旅农融合发展、天地人和谐共生

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说,在国家“大文化”、“大旅游”、“大农业”等政策背景下,武当山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武当山可谓大山、大水、大人文,同时又是大景区、大农村、大移民,“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库区移民安置压力巨大。如何促进文旅农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关注的命题。

他提到,近年来,武当山特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下,以区域综合价值为核心观念,以旅游业为引擎,以农民致富为目的,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以创造性的思维带动区域共享繁荣,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走出了一条“文旅农融合发展,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区域创新发展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旅游业为引擎,促进文旅农融合发展。旅游业是桥梁纽带,是动力引擎。武当山特区以创“世界知名、国际一流”风景区为目标,深入推进“建设新区,改造老区,完善景区,开发湖区”战略,坚持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培育、大品牌引领,突破性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特区经济社会步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高的黄金机遇期。二是文旅农三位一体,促进民生包容性发展。旅游的发展之路也是一条农旅共兴之路。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问题作为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旅游升级转型的过程中注重生态、文化、民生建设,寻求“健康崛起”,实现了从关注经济功能向关注社会、文化、环境、民生等多元功能的转变。

他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武当山特区将充分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独特优势,立足于文旅农融合发展,推动山水城有机联动,实现政企民共兴共荣,努力将武当山建设成为“文旅农融合发展,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7、黄福水:观念决定思路创新引领发展

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黄福水介绍了他走上美国哈佛大学讲堂的事迹。

20124月下旬,他应美国哈佛大学校方的邀请,登上哈佛大学讲堂,向各国学生讲述了郑各庄村主动城市化的过程和成果,并与学生展开对话,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诸如村庄规划、土地运营、民主与自治制度、选举方式、保障民生以及接班人问题等方面的提问。90分钟的课堂破例延长到110分钟,仍然没能满足学生们的提问,课堂外又交流了1个多小时,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校方评价说,郑各庄案例的课堂是哈佛大学近几年来内容最饱满、反映最强烈,也是最为生动和最活跃的一次公共课。

黄福水说,郑各庄走进哈佛大学既是偶然性,又是必然性。2011年,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到郑各庄村考察调研,发现郑各庄村的发展模式具有独特的创新性,随即派课题组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调研和暗访,认为郑各庄模式不仅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壮举,并且其它国家也可以借鉴,确定把郑各庄主动城市化模式做为哈佛大学教学案例。这是偶然性。说它的必然性,早在2000年郑各庄就把“一所哈佛大学带动一个城市”发展的理念写进了《郑各庄十五规划》,确立了文化兴村、经济强村的发展战略,并在每个五年规划中都突出这方面的内容。这次走进哈佛大学,应该说是郑各庄创造了这个缘分,让他有机会亲身感受那里的人文氛围,目睹了那里没有围墙、开放的空间以及设施资源共享、同创共建的发展环境,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理念,对郑各庄今后的发展将会有很大帮助。

8、刘立仁:“二次飞跃”看名村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理事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刘立仁说,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预言,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他理解“二次飞跃”的基本宗旨是科学种田、生产社会化,以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集体经济。要在坚持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先进的现代农业组织,建立和完善现代生产组织方式,让千家万户的生产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他认为,中国优秀名村实质上是探索了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把计划经济下的集体经济,推向了现阶段的农民合作经济。如江苏名村探索的农民经济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社区股份合作,这些农民的合作经济,对“二次飞跃”作了有益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他提到,“新农村建设”到底要做些什么的破解的路标就是全国各地涌现出的一批“名村”。名村是实现“二次飞跃”的启动跳板和根本基础,是实现“二次飞跃”的重要载体和有力驱动,也是实现“二次飞跃”的前进标杆和理想结果。中国优秀名村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这些名村的品牌作用,总结经验,学习典型,弘扬精神,让名村效应在实现“二次飞跃”中,发挥出巨大的历史作用。

9、杨汉军:希望大学生村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栋梁之材

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汉军认为,要科学把握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战略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人才战略,主要战略考量在于:一是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一大批熟悉农村、了解农业、与农民有着深厚情感的后备干部,使得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伟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二是引导青年学子们奉献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还要全面认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当前形势。大学生村官战略在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新农村建设、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格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意义,形成了江苏模式、北京模式等成功的大学生村官模式。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在对成绩倍感欣慰的同时,也应直面当前大学生村官战略实施中的问题,像大学生村官的隐性流失、创业瓶颈等。

另外,要坚决不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使命。大学生村官身负时代使命,肩扛社会重担,须以“三农”为舞台,履职行责,干事创业:一是要将农村作为课堂,以农民为师,认真去学习、领悟农村这本无字天书的真谛,为自己在农村舞台上施展才华做好扎实的铺垫;二是既快又好地进入村官角色,在农村管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文明化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切入点,全方位地融入到农村社会;三是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由于专长、专业的不同,每个人在农村工作均有自己的优势,在村官岗位不强求做大事,但求做实事,做有意义的事,有益于农村百姓、有益自身成长的事;四是形成组织合力,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更要实现村官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借助大学生村官论坛等平台,形成合力,提高大学生村官在新农建设中的效能。

杨汉军希望大学生村官充分借助全国“村长”论坛这一有益平台,增进交流,进一步吃透中央相关政策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心系‘三农’、报效祖国、甘于奉献、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村官精神,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坚持历练,努力创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栋梁之材,将自己的智慧和青春挥洒于广阔农村的绿水青山!

10、傅企平:2012—2013年度绿色村庄的工作前景

中国绿色村庄年会主席、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在全国“村长”论坛召开之时举行的2012绿色村庄年会上,展望了2012-2013年度绿色村庄的工作前景,提出,要进一步拓展绿色村庄交流领域。在跨区域交流、跨领域交流、跨行业交流上有所突破;要不断创新绿色村庄交流方式;要进一步推进绿色村庄产业转型,不能抱着绿色生态金饭碗“讨饭吃”,却让无良企业以“绿色”为卖点,发展假“绿色”产业,坏了绿色的招牌;要持续加强绿色村庄间产业联合,要加强村村联合,以合作促发展,做大做强;要不断加大跨区域、跨行业、多角度产业对接力度;要努力加快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步伐;要积极有序开展绿色村庄纳新工作。

11王富国:和合相生众志成城

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八仙观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国说,武当大兴600周年时,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村村和合、和合天下”文化碑落成八仙观村,既是对“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更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发展共识,既有中国村官“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自诩、更有“众志成城、继往开来”的壮怀激烈,其意义也大,其影响也深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就是以“和合”促中国社会转型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基层最主要自治单位和社会经济单元的60万个行政村和农产品主要生产、提供者的8亿农民,是中国社会和合构建的基石。村庄兴则国家兴,村庄强则国家强。秉承着和合相生的理念,以全国“村长”论坛为交流合作平台,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了联村发展的道路,担当起联村公益的使命。

他认为,和合共发展,众志可成城,作为新形势下有着新理念新思路的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应为中国乃至世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2、沈泽江:九间棚村的七个突破

在论坛上,沈泽江对九间棚村的发展案例作了点评,并分析了九间棚村的发展轨迹存在七个突破: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突破:刘嘉坤走进北大,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反思了农民农村农业的历史局限,更新了理念,拓宽了村庄发展思路。从小的方面上讲,要想办法摘掉贴在农民身上的标签:如“小农意识”、“农村人”、“乡下人”、“乡巴佬”等;从大的方面上讲,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核心精神所在——“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项目选择上的突破:因地制宜,整合村内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是九间棚发展产业的一贯取向。其分两步走:第一步,修路、引水、治山、种果树、加工石材;第二步,金银花种植、中草药深加工和终端销售网络的建设。刘嘉坤书记用了近3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先进的九间棚之路。

三是资源价值取向上的突破:村庄城镇化、社区化、田园化与生态化发展,是刘嘉坤书记从新角度挖掘老资源、提取旧元素、发现新价值、营销新概念的发展新思路。通过整合环境、土地、产业、人文资源,全面打造文、旅、农综合体,将九间棚村朝着养生小镇、精神小镇和避暑小镇三个方向发展。我们要看到:所谓战天斗地等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资源,而且是极其宝贵、能够转化出巨大效率、效能和效益的比较稀缺的资源。

四是经营组织形式上的突破:建立金银花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生产、研发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建立行业品牌、扩宽市场渠道,鼓励各方组织资源优势通力合作,提高金银花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同时,将成立中国正品金银花专业交易市场,以改变一直以来假种子、假农药、毒香蕉、瘦肉精、毒奶粉等等不诚信的帽子总是扣到农民头上的惯性思维,不能让农民兄弟一次又一次地躺着中枪。

五是致富路径上的突破:刘嘉坤最了解农民,咱农民是个没有级别、没有职称、没有保险福利、没有退休金的弱势群体,农民只能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他用30年的时间,为一穷二白的九间棚村民创造了五种收入:种植业的收入,到九间棚公司上班的收入,村集体福利的收入,集体经济股份分红的收入,家庭商业经营的收入。就是要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六是发展模式上的突破:主要体现为产、研、村的结合。产是金银花产业,贯穿上游种植到下游终端销售的整个产业链;研是科研部门,专门研究金银花的新品种以及深加工工艺;村是村庄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产、研、村这三者的合力推动了九间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七是创富能力与创富目标上的突破:2011年九间棚工农业总产值3.1亿元人民币,按全村人口236人计算,人均产值20万美元,是2011年美国人均GPD4.8万美元的4倍,是我国人均GDP5414美元的40倍。九间棚人的创富能力令人赞叹,同时也为咱们农村解决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壳化、种田爷爷奶奶化提供了新经验;九间棚人理想的幸福家园是“男耕女织、田园牧歌、山清水秀、小河流水、泉水叮咚、鸟语花香、杨柳依依、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牛羊满山坡”式的桃花源,这一理想已经在刘嘉坤书记的带领下一天天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从上述七个方面看,可以得出结论:村庄有这样的书记,村民幸福!党有这样的优秀党员,组织光荣!人民与国家如果有更多像刘嘉坤这样的全国人大代表,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13、吴长生:让九间棚精神遍地开花

《人民日报》原国际部主任吴长生认为九间棚最为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自觉突破自我的创新意识。突破自我,就是突破“旧我”、“现状”;创新,就是创造“新我”、“新业”。九间棚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中生优,以优取胜。不认命,不服输,认定这山总比那山高,满怀希望和信心地坚定探索,不断开辟属于自己的脱贫之路、致富之路、发展之路。这种突破和创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性,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几十年间,破穷(修路、拉电、治水,石山变花果山),破农(出山办厂,把原料石头、金银花变成产品),破工(跳出初加工的窠臼,用科技提高质量,提高附加值,把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破单(由单一的生产、销售,向综合体迈进,农工贸旅全面发展)。不断突破,使九间棚一破一重天;浅尝辄止,小富即安,绝对没有今天的九间棚。

二是科学驾驭市场的现代意识。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是一种市场意识,但只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初级的市场意识。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只有这种初级市场意识是不行的。必须具备现代市场意识,学会科学运营。而这正是许多地方所欠缺的。只看到了市场空间,见什么好卖、什么赚钱就干什么,难免陷入多了多少了少、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总是跟风,永远被动;以我为主,灵活运营,才能步步制胜。科学运营,要有市场的前瞻性,周密的组织性,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

三是扎扎实实苦干的优良传统。几十年间九间棚天变地变、村变人变,始终没变的是苦干实干精神。九间棚就以这种不变应万变,把最初用在开山修路拉电的那股艰苦奋斗、埋头实干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稳扎稳打、节节向上,使金银花和旅游,成为造福一方的可靠支柱。不断突破自我,科学驾驭市场,扎扎实实苦干,是九间棚最宝贵的成功之道。其实,这种内生的、内在的东西,就是一种可贵的文化元素,是比文化产业更高的财富。如果不认真理解、学习这些核心东西,脱离本地实际,只简单模仿着去种金银花、去搞旅游,那就难免走偏。

要学习九间棚,让九间棚精神开花结果,而不是弄漫天蔽野地大开金银花。认真学习九间棚精神,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才能走向成功。

14、焦守田:九间棚的创业与创新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焦守田认为九间棚能够取得成功,一靠愚公移山的创业精神。受资源禀赋的影响,多数山区人民要比平原多付出很多的辛苦。但是同时山区人民却在生存过程中,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9名共产党员带领177名村民用5个月顶5年的速度,依靠集体力量,实现了修路、引电、治水的三部曲,彻底改变了九间棚的生产生活条件,这就是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也没有过时,要永远发扬光大。

二靠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九间棚人不仅靠战天斗地的苦干精神,重要的是靠知识,靠科技,开创了一片新天地。送干部出去学习充电,早在1997年刘嘉坤同志就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开始全日制自费学习两年,并且取得优秀成绩,实在是超人之举。这对他筹划“二次创业”、“三次创业”的宏伟蓝图,绝对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靠市场竞争的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要实施品牌战略,先要塑造品牌,这个品牌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光靠已有的声誉不够,最终要靠过得硬,有特色的名牌产品说话。

四靠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有创新意识是获取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成绩只是说明过去。科技发展,市场需求瞬息万变。艺术家靠一首歌,一篇作品可以吃一辈子,干企业的不行。创新不是蛮干,需要胆量,更需要智慧,其实是需要一个领导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四、论坛感悟

1、李秀林:解放思想谋发展

湖北省郧县柳陂镇舒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秀林说,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为最基层的村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和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搭起了一个沟通联系的桥梁,对像他这样的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尤为重要,从中学习到很多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好经验、好作法。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他想把在建设移民新村、打造旅游名村中所有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和将来要做的事告诉大家。

舒家沟村是柳陂镇重要的蔬菜基地,也是柳陂镇唯一一个整村迁移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3471200人。近几年,村里以移民内安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围绕打造旅游名村这一目标,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型产业,共同致富建强村。

他们以移民内安为契机,打造亮点新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切实搞好移民安置点建设的同时,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层组织建设等相关项目,精心把舒家沟移民安置点打造为“一衣带水、一线串珠”的理想效果,呈现出江面碧波荡漾、路边绿树成荫,地上大棚林立、山上鳞次栉比的美好画卷,将移民安置点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和宜居村。

还以主导产业为抓手,增加农民收入。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全村原有的蔬菜基地大面积被淹,村里从实际出发,坚持蔬菜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在满足移民生产安置需要的基础上,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依照“天蓝、水清、山绿、景美”的生态环境要求,新治土地500亩,有效弥补了被淹后的蔬菜基地面积。

并以旅游开发为目标,全面发展经济。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用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用生态效益富民,让生态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同步发展,全力打造融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主题化、综合性、体验性旅游盛地。力争把舒家沟建设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滨江滨水移民新村。游客们来到舒家沟,在生态观光的同时,可以亲手采摘蔬菜,体验劳动的乐趣;可以享用绿色、健康的农家宴,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2、韩守合:学习反思找差距、借鉴创新谋发展

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杏山街道梁屯村党支部书记韩守合对于能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感到很激动。在短短的几天里,他收获甚多。不仅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村官进行了交流,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学到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受到启发,促使他对今后工作深深思考。

在参观完武当山八仙观村的茶园后,他深深地感受到,八仙观村的特点在于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大部分农民依旧保留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低效率生产习惯,提高科学技术含量,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的发展思路。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八仙观村用实践告诉人们,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各村发展的成功经验不可照搬,但却可以借鉴,拓宽思路,结合自己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参加这次论坛后,他深深地感受到,做好村官工作要做到五要:一要“积累”,二要“发现”,三要“思考”,四要“创新”,五要“实践”。作为一名“合格”的村官,就要深入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从宏观上整合村域资源,带领村两委干部转变思想认识,突破思维局限,大力培育适合发展的新型农民,确立从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来统领全村各项发展的方向。

五、论坛掠影

六、论坛短评

——本届论坛重要意义体现在:

1、总结推广了武当山特区的文化、旅游、农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对村域经济的发展很有辅益。

2、依托道教名山,论坛借鉴“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提出了“村村和合,和合天下”观,并刻碑留念,倡导了村庄合作发展与和谐的理念。

3、开展了东西部村庄、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和受益地友好村庄对接活动,延续了论坛的公益性质。

——本届论坛突出贡献人物是八仙观村王富国书记与武当山特区工委组织部长程新华。王富国积极争取申办全国“村长”论坛,以推广武当山旅游,推广八仙观村的武当道茶。程新华则为论坛的筹备与召开东奔西走,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