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让盛湾走出淅川 让淅川走向世界
作者:赵洪涛 杨振辉 点击数:2047 更新时间: 2017-12-06 来源:《中国村庄》
 
 

    盛湾镇地处丹江南岸,豫鄂两省结合处,距县城29公里。全镇总面积317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443个村民小组,4.8万人。南部的四峰山主峰跑马岭,海拔1086米,为淅川最高点;邻丹江水库的马川村海拔157米,为盛湾镇境内最低点。地理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集山区、库区、边缘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农业大镇。

    如果说淅川是一片大海,那么盛湾镇就像一位美玉沉睡在绿色深处,任岁月流转,风霜如刀,依旧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真真是明目皓齿顾流盼,养在深谷无人识。

    进入新的世纪,一批批有担当的淅川人怀揣着对淅川的无比热爱,开始发现、规划、开发盛湾镇,一个个项目在盛湾镇落地,盛湾镇已经拂去了羞涩,以崭新的风采展现在世界面前。

    高屋建瓴,做规划“谋”字为本盛湾镇处于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上游南岸,拥有最长的丹江水库湖岸线,境内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是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山川连绵,风光如画。主要旅游景点有丹江小三峡、丹江移民民俗馆和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土地岭村、闻名天下的人工天河英雄渠、保存完整几近原始的石板村,考古遗迹有下王岗遗址、马岭遗址等,大石桥范蠡故里、楚国始都老城与盛湾镇隔江而望,形成沿丹江湖西岸的名胜文化带。主要河流有丹江以及其支流樵峪河、黄水河、黄龙泉等,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流域,水流清澈,光可照人。

    盛湾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山水优势、人文优势非常适宜打造山水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带、古村落生态产业带项目,同时也涵盖特色旅游、古村落保护、水底古城探险、红色文化、森林公国等项目,可以打包发展中国特色小镇,进而申请中国农业公园。

    忠诚担当,保水质护运行“干”字当先。盛湾镇广大党员干部顶酷暑、冒严寒,不畏困难,克难攻坚,干净彻底地完成了繁重的库区清理任务;在全县率先精彩地打赢了畜禽养殖和网箱养鱼取缔两场硬仗,整治拆除非法库汊8个。斥巨资高标准建成了设计前瞻、技术先进、配套完备、管理规范的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既有效地实现了保水质的目标,也增强了集镇的现代功能。

    务实重干,依镇情谋发展“实”字为本。盛湾镇立足镇情,经过科学考察,在生态和经济的结合点上,坚持“镇有主导、村有特色、点面结合、百花齐放、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发展软籽石榴、薄壳核桃两大主导产业,兼顾发展中药材、猕猴桃、大樱桃、食用菌等高效生态产业,打造“一条长廊”和“两个产业带”。X011线延伸至仓房交界沿线20个村,建成万亩软籽石榴产业长廊;兴化寺、单岗等18个沿库周村以软籽石榴产业为主,建成环库周生态产业观光采摘带;土地岭、秀子沟等11个深山村为主,逐步形成以艾草、白芨、柴胡、连翘、辛夷、蒲公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建设环豫鄂结合部建成深山区中药材产业带。

    夯实基础,立长远攒后劲“建”字为上。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关注基础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干实事,顺应了群众的所思所盼。集镇建设,着眼长远,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形成了两纵五横的集镇格局,改写了集镇搬迁4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投资8000余万元,在集镇北端的盛湾村和马沟村,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工程,总占地面积138.5亩,一期计划安置贫困群众3811455人,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多方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致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均衡发展9所迎验学校全部达标。“智慧淅川”网络建设实现48个村全覆盖,将为群众提供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便捷服务。

    解放思想,破难题创新路“活”字凸显。盛湾树立大扶贫、大旅游的思维,与脱贫产业、与社会事业、与县乡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联系起来,统筹谋划,做大文章。把软籽石榴、猕猴桃、中药材、光伏、农光互补、巧媳妇等产业地打造成为若干观光和休闲娱乐的景观,与全县5A景区创建相呼应。做好瓦房、泰山庙、分水岭等3159户房屋立面改造工作,10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引进河南金碧集团,投资3亿元在土地岭村分3期开发文化、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等旅游渡假项目,成立旅游项目开发专班,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同时利用易地搬迁资金,打造出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风格独特的风情小镇。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