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浙江乡村十年蝶变
2013年9月14日
编者按: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主动谋划“美丽乡村”建设,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其内涵,沿着“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浙江建设”这一主线,连续十年常抓不懈。如今,“美丽乡村”已经从“盆景”变成了“风景”,实现了从建设向经营的成功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传统与现代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包含的理念、所体现的精神、所呈现的智慧和方法,相信将给各地带来多重启发和借鉴。
本报记者 唐园结 申保珍 蒋文龙刘 艳涛 胡立刚
农村经济发展了,但是环境恶化了
“千万工程”拉开美丽乡村建设大幕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但一度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农村规划杂乱无章,生产生活环境恶化,道路交通坑洼泥泞,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无人过问,农民生活“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
经过深入调研,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进村镇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当年6月份,浙江召开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现场会。习近平同志亲自布置: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波澜壮阔的“千万工程”由此拉开序幕。从2003年起,连续十年,浙江每年选择一个典型县市召开现场会,每次现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所布置的工作尽管每年有所侧重,但抓“千万工程”的决心不变、名称不变、主题不变,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第一个5年,浙江主要向脏乱差的环境开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1000多个示范村和1万多个整治村。
第二个5年,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浙江将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作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在农村环境大为改观的基础上,浙江顺应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进一步作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部署。要求从居住、环境、经济、文化等四大方面着手,把农村建成“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既要宜居、宜业,还要宜游。
省委书记夏宝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胸有成竹地表示,浙江不和人家比GDP,浙江要和人家比“美丽乡村”,比谁的农村更漂亮、更富裕、更文明!
从缘起到深化、拓展、提升,十年来,浙江的“千万工程”走出了一条从点到面、由浅及深、先局部后整体的整治路子。“千万工程”推进到哪里,相关项目就配套到哪里。康庄工程、联网公路、万里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绿化示范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电气化、现代商贸服务示范村、小康体育村等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村庄整治氛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的资金达到435亿元,其中省财政从第一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6.1亿元。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已完成2.6万个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整治率达到89%,93%的行政村实行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62.5%的行政村实行了生活污水治理,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覆盖到了农村。
谈到十年来浙江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省委副秘书长兼农办主任章文彪感慨不已,认为现在的农村甚至比城里还好,不仅山清水秀,而且干净整洁,是个大氧吧。“上网有宽带,进城有公交,看病有报销,晚上在广场上聊聊天、跳跳舞。你说这日子有没有滋味?”
既不搞
“大拆大建”,也不搞“一刀切”
因地制宜科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浙江10万多平方公里面积,一共坐落着4万个行政村,平均每村只有二三百户人家,七八百位村民。许多村民早已进城,农房闲置不用,有的甚至倒塌。真正在农村务农的,目前实际上只有600万,这就提出了个问题:浙江农村到底应该怎么改?”省农办副主任余振波摊开家底。
人居环境的改造,通过涂脂抹粉、穿衣戴帽,做做表面文章,也可以走过场。但真正要做好这篇文章,让农村有一个深刻的变化,就必须动真格,要对农村重新进行规划布局,对农房实施改造。
“村庄布局如此分散,公共服务怎么进得去;公共服务进不去,农民的生活品质怎么提高?”
但规划改造又谈何容易?浙江省内各地自然差异很大,有平原,有水乡,有丘陵,有海岛,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规划改造量大面广,任务繁重,浙江又是先行先试,没有经验可供参考借鉴,因此,可谓重重困难。
对此,浙江从第一次“千万工程”现场会开始,就提出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搞“一刀切”,强调规划引领,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浙江先把当前农村几种情况进行摸排,然后推出“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培育中心村”的思路,对村镇布局进行优化,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200个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1.6万个保留村和971个历史文化村落,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在此基础上,因村制宜,编制建设规划。对于中心村,主要是建设“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集聚人口,辐射周边;对于一般村,主要实行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城中村、城郊村则要推进“三改一拆”,将其改造成为城市新社区;对于高山偏远村、空心村,主要实行异地搬迁,搬到县城或者中心镇;对于历史文化村落,则实行保护修建,力求将历史古迹和村庄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做法,保证了村庄整治的科学推进。
鄞州地处宁波郊区,是闻名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老百姓经济基础较好,使得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不仅有需要而且有可能。但鄞州并没有操之过急,全面铺开。对农房改造也不作年度考核,只是确定了5年目标。每年年底,各乡镇上报改造计划,由“新村办”统一协调。不符合规划的不批,农户只要有一户不签字同意,改造方案就不予通过。
2006年,鄞州出台《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暂行办法》,首次就所涉及的内容、目的、实质、主体等作出界定,确立了“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的“四民”原则。
“新村办”主任钱孝平告诉记者,在鄞州,政府和农民之间职责定位十分清楚。政府管的是规划引领、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要求新村建设中的选址、土地使用、购买对象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改不改、怎么改、选择何种房屋套型、如何确定旧房补偿和新房购置标准,以及选择何种改造模式、请谁规划、让谁施工、由谁质检,统统由村民自己决定。
改造资金的投入上,政府负责水电、道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他由村集体和村民共同解决。如果改造中有土地指标结余,由政府挂牌出让后,出让金全额返还村里,作为旧村改造资金。
科学的方法和思路,让鄞州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得以快速推进。十年来,鄞州已有近1/4的农房进行了改造,改造面积达1200多万平方米。这种改造带动了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如今,鄞州已经成了“美丽镇村、幸福家园”。
鄞州的蜕变,只是浙江农村的缩影。如今,浙江的村庄整治已经由以点为主开始向点线面整体推进转变。串点成线,整乡整镇,乃至整县开展整治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盆景”变成了“风景”。据悉,目前浙江开始整镇改造的乡镇已占60%之多。
保护历史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文化底蕴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内涵
浙江的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正式公布的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浙江就占了30个,居全国首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际级的8项、国家级的189项,数量和排名也居于全国首位。其他省级和市县级的非遗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历史文化是浙江的灵魂,也是浙江的根本。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说,农村之所以称为农村,不仅因为与城市相比,农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具有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美丽乡村”建设除了环境卫生的整治,更需要增强文化底蕴。
要在整治中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首先要摸清家底。通过排查,浙江掌握了全省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的基本情况。其中古村落690个,自然生态村落136个,民俗风情村落145个。
紧接着,浙江出台了《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若干意见》,制订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列入省际重点的可得到省财政500~700万元补助,同时还有15亩建设用地土地指标,专项用作核心区块的搬迁安置。列入一般村能得到30~50万元补助,市里与省里按照1∶1配套。据了解,2013年,浙江全省用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专项资金将达到7.8亿元之多。
政策就是杠杆,浙江一举扭转了历史文化保护的被动局面。原来未加珍视,设置弃如敝履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一些古村落、古建筑,一夜之间成了不可多得的宝贝。人们纷纷争着申报项目,保护历史文化。
桐庐地处杭州,境内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国以前的古建筑达1400栋。2010年开始至今,先后重点维修119栋,一般性维修463栋,每年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市县财政各半,三年来共计投入了3600万元。2013年,县里计划对58栋历史建筑进行重点维修,预算投入1500万元。
这些原来已经东倒西歪、破旧不堪,长期无人居住的历史建筑,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和“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结合在一起,组合成了“人文+历史+自然山水”的乡村游线路,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目前,以“潇洒桐庐、秀美乡村”为定位的桐庐县,配合土菜节、乡村狂欢节、山花节、户外休闲运动节、亲水避暑节等5大乡村节庆活动,打造出诗画山水、古风民俗、产业风情、运动休闲、生态养生等5条美丽乡村风情带。
桐庐县委副书记、县长方毅认为,古村落的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桐庐旅游打开了新的大门。乡村旅游今后将成为桐庐旅游的蓝海。
如果说,对古村落保护的意图在于“留住消逝的历史”,那么,“文化礼堂”的建设,则更多地着眼于建设农民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浙江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工程,收效明显。但设施偏小、活动偏少、水平偏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各部门,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各有抓手,看上去十分热闹,但实际上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去年开始,浙江动议在全省范围内建设“文化礼堂”。省政府还将这一工程列入“十件实事项目”之一,进行试点。根据规划,浙江今年要建成1000家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礼堂,各县市区原则上要建成12家以上。
“文化礼堂”并非另起炉灶,大兴土木,而是以整合资源为主,更多的则是利用旧祠堂、大会堂、闲置校舍等改建的。堂内设置“学子榜”、“寿星榜”、“贡献榜”等,内容既乡土又生动。
在江山市大陈村,记者领略了一把“文化礼堂”的魅力。9月7日,一场有声有色的演出在村里的旧祠堂里举行。演员全部都是村民,而且大多是六七十岁的农村妇女。在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的指挥下,她们又是唱又是跳,气氛十分热烈。特别是自编自导自演的《妈妈的一碗大陈面》,那种质朴、纯真的感情,深深打动着观众。汪衍君说,这种演出隔三差五都在举办。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需要一个展示风采、抒发情感的地方。
“文化礼堂”如今已成为浙江农村最热闹的去处,村民们不仅在这里参加学习培训,或者随时来看书、打球,还可以在这里举办婚嫁寿辰。夜晚,灯光将小广场照得恍如白昼,男女老少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是最为常见的江南夜景。
发展产业致富农民,让输血变成为造血
从乡村建设向经营乡村跨越
搞整治也好,搞建设也好,都要有所投入,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集体经济基本成了空架子。这就带来严峻的挑战:投入问题由谁来解决?政府投入固然责无旁贷,但如果不能找到农村发展稳定的模式,将资源转化为资本,让农民有利可图,那么,美丽乡村建设很可能无法持久。
安吉是“美丽乡村”的发祥地,也是第一个推行“经营乡村”的县市。安吉的发展走过三个阶段,一是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8年,安吉扬长避短,正式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请来浙江大学设计师进行规划。安吉提出要求,将全县187个村作为一个“大乡村”进行统一规划:整个安吉就是一个大景区,每个村都是一个景点,每个农户都是一个小品,最后形成“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级体系。
在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建设、规范化管理实现之后,如何将资源变成资本,最终变成金山银山,就成为一道无法忽视,必须解答的难题。说到底,“美丽乡村”既要“中看”,还必须得“中用”。
安吉县长王树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经营转化资源,通过经营提升资源,才能给‘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内生动力,永不枯竭。”
《安吉经营乡村行动计划》由此出台。这个国内独一无二的“计划”中,安吉准备创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县域4A级景区,产业上创新实现一产“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发展模式,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实现产业联动、城乡互动,最终实现“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民”。
经营布局上,安吉“一本蓝图管全县”,将乡村经营最终量化、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各个乡镇统一负责所辖区域项目策划、指导,包装和实施,对乡村资源进行公司化运作。
山川乡坐落在安吉境内,是全国第一个环境优美乡镇,境内青山绿水,处处引人入胜,为了实现从建设到经营的跨越,乡党委书记陈方良请来专业规划机构,立足村情进行精心策划,并将各村闲置的资源进行打包招商,吸引了工商资本大量进入。农家乐乡村旅游最终成为山川乡最为亮丽的一张名片。
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说,浙江农村“天生丽质”,这种资源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乡村经营的前景就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经营乡村”并不是打农村土地的主意,而是在村庄整治基础上,盘活农村资源,找到因村制宜的经营道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有的依靠产业带动搞农事体验,有的挖掘历史文化推进乡村旅游,有的利用自然生态为消费者提供假日休闲。在亮点纷呈的实践中,各地创造了一系列乡村经营的新模式。
原来传统的种植业或养殖业,只有“一产”收入,现在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农业的附加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呈现。养老经济、假日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体验农业等原来相距十万八千里的业态,现在陆续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经营乡村”让农村发展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思路,找到了办法。仅农家乐旅游一项,浙江就发展了2800个点,从业人员11万多人,2012年直接经营收入达到88亿多元。
农家乐乡村旅游也成为安吉农民新的“生财之道”。2012年,安吉农民人均收入16141元,增长12%,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收入也同步增长,6年来的平均增幅达到26%。
“原来担心投入没有效果,实际上,现在资源已经越来越货币化。”谈到“经营乡村”的出路问题,安吉县长王树充满信心。
找定位找特色,培养核心竞争力
美丽乡村进入品牌建设新阶段
记者日前来到桐庐县环溪村采访,村委会主任周忠莲腰上挂着扩音器,一边走一边介绍说,环溪村住的都是北宋大哲学家周敦颐的14代后裔。
周敦颐的《爱莲说》为大家所熟知,但大出意料的是环溪村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品牌创建。
一进村口,就看到环溪村的标志。从“周”字演绎而来,上面两笔出头的,形同荷花,暗示该村的渊源在周敦颐的《爱莲说》。村里建有莲花广场、莲花喷泉、莲花主题公园。村子周边种植了上百亩荷花。原来,环溪村打的就是一个“莲”的品牌!
据了解,“清洁桐庐”开展三年来,投入到环溪村的整治费用达到2500万元。村里不仅将河道、街面,统统整治了一遍,实现了三线(电线、宽带、数字电视)入地,还建起了9个生活污水处理池,全村600多农户的污水全部纳入了管道。处理池上面种着花,铺着草,要不是有人指点,根本看不出是个污水处理池。
千百年来,环溪村的村民习惯于土里刨金。但从环境整治起,一切都开始裂变。他们不再仅仅依靠“一产”的收入,而是将“一产”作为一种元素,融合在整个旅游中。村里所经营打造的,也不再是某种具体的产品,而是整个村落的品牌。
据有关人士估计,像环溪村这样品牌建设终成正果,对外收取门票进行经营的农村,在浙江应该超过100个。他们有的以蜜橘、草莓、桃李等水果产业为基础,有的以水产养殖等产业为基础,进行品牌定位,特色发展。没有产业基础的,则在自然景观或者历史文化上进行深度挖掘,或借题发挥,或节外生枝,或无中生有,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品牌经营是所有经营模式中最具价值的经营方式。目前,浙江各个县市基本都有品牌命名。如阳光温岭、金色平湖、自在舟山、潇洒桐庐、人间仙居、幸福长兴、秀山丽水、田园秀洲等等,不一而足。县以下的乡镇、村也不甘落后,纷纷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品牌建设。
省农办副主任余振波分析认为,美丽乡村品牌建设犹如写文章。特色是素材,题目是主题。在他看来,名字是一种连续性的暗示,是一个影响命运的气场,因此,品牌命名必须反映出自身特色,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例如阳光温岭,指的是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曾照耀温岭石塘;自在舟山,因普陀寺佛教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而命名;潇洒桐庐的由来,则在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潇洒桐庐郡十绝》……
杭州历来以西湖之美著称于世。2003年以来,与省里配套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特别是经过“三江两岸”整治,杭州乡村面貌大为改观,处处是景色,村村是景点,美丽丝毫不亚于城市。
在此基础上,杭州因地制宜,进行美丽乡村品牌创建。根据历史文化或者产业发展特色,各县不拘一格,分别进行品牌定位。如西湖区“最美西湖、风情乡村”,萧山区“文明萧山、幸福家园”、余杭区“宜居田园城市、美丽都市乡村”、桐庐县“潇洒桐庐、秀美乡村”、淳安县“秀水家园、美丽乡村”、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德市“秀美山村、宜居建德”、富阳市“富春山居、美丽乡村”。这些品牌定位之间尽管只相差一两个字,但字字千钧,实际上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各自的特色、目标和发展战略。
品牌是定位,品牌是特色,品牌是竞争力。在品牌引领下,各县市结合自身特色资源,进一步对产业发展作出战略选择。如西湖休闲观光、萧山都市休闲、余杭乡村旅游、富阳运动休闲、临安农家避暑、建德养老保健、桐庐古风民俗、淳安运动度假。2012年,杭州各地通过农家乐这一平台接待的游客达2000多万人次,营业总收入20多亿元。
县市有县市的定位,乡镇有乡镇的品牌,一些精品村、特色村和中心村也不甘落后,纷纷进行包装命名。临安市28个精品村各有不同称号,如板桥镇上田村是“茶香竹海、文武上田”,天目山镇天目山村是“大树王国、天目人家”,让人对其特色一目了然。
美丽乡镇建设中,随着县市、乡镇、村品牌创建的日渐普及,杭州“品质之城”这一总品牌也显得日渐丰满。“城乡之间的融合,包括城乡资源的融合,品牌建设的互动互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国钦说。
从产品经营、资源经营走向品牌经营。今天,品牌建设这个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化已经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