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山峁间 抗日通电自此传
杨家圪台 小山村大历史(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
本报记者 王乐文
2013年7月3日
出陕西延川县城25公里,在黄土高原的沟壑山峁里有个村庄,叫杨家圪台村。在这里,白于山百转千回,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向黄河奔去,留下了一个一个山冈、土台,当地老乡把这种地势称作“圪台”。
村里的老人们讲,宋朝年间,杨令公的一部分后人迁徙至此,落脚拓荒,繁衍生息。秉承老杨家忠贞报国、耕读传家的传统,杨家圪台村趟过了历史的漫漫长河。
1936年5月初,村子迎来了她历史上的辉煌。红军在延川县清水关和延长县铁罗关西渡黄河回师陕北,驻扎在延川和延长一带休整。4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随部队抵达杨家圪台村。第二天晚上,毛泽东在这里起草并向全国人民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5月8日至9日,在杨家圪台村高坡上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
拾级而上,当年毛泽东住过的院落就在眼前。岁月侵蚀,院墙班驳,一线两孔窑洞坐北向南,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风云。毛泽东在这里一住就是5天。
窑洞原来的主人杨增华早已不在了。杨家媳妇王玉兰住在这里隔壁的窑洞。王玉兰说,她打19岁嫁到杨家,60年了,一直就在这里住着。“这么多年了,总有人到这里参观,天南海北的都有,这几年人更多了。”
来到村里时,一股淡淡的枣花清香扑面而来,弥漫在清新的空气中。村民说,刚下过一场小雨,早上太阳一照,各种树呀花呀的精气神都提起来了。抬头,杨家圪台村掩映在夏日的林木间,隐隐约约。再远处,空旷的山野间,几个农民正在苹果树底下铺地膜,一头毛驴在吃草。山头上,碧空如洗。
向前走,一排整齐的毛头柳排列整齐,柳叶扫过,溪水潺潺,清亮见底。同行的县地方志办公室老梁介绍说:“这就是杨家圪台村最奇异的地方,一年四季,清泉不断。相传很多年前,这里的后山上飞出了一只金鸽子,随着金鸽子流出了一股泉水,滋养着这方水土,直到今天。” 杨家圪台村也从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老人们说,这里再旱的天也能长出茂盛的庄稼,因此年年都是丰产。
快到中午了,村民们都聚集到了院落前的老槐树下来了。老槐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谁也说不清它的年龄。村里最年长的人也说,小时候看见这棵树就是这样的。多少年来,夏天一到,每天中午,村民们都会到这里坐一坐,避避暑,顺便说说东家长西家短的。
延川一带在黄河沿岸,以沙地为主,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是红枣的最佳优生区。村里也生产大枣。到了秋收时节,个大、肉厚、皮薄、核小的大枣就会挂满树梢。尝一个,从嘴里直甜到心里。
这几年,杨家圪台发展起了苹果产业。陈伏亮是种苹果的好手,2012年他的5亩果园收入13万元,为附近村民精细化发展苹果树立了榜样。村支书杨志雄说。“种了苹果树以后,绿色更多了,村子也更美了。”
离开了大槐树爬上了后山,放眼下去,正午的阳光下,枣树苹果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