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长论坛 > 正文
 
坚持共建共享 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2205 更新时间: 2009-08-11 来源:未知
 
 

 

永联村党委书记、永钢集团董事长 吴栋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很高兴能出席第八届全国“村长”论坛,并代表永联村发言。我们永联村地处江苏省张家港市最东面,是1970年在长江滩涂上围垦形成的,当时是苏州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行政村。直到1978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们永联村带来了生机,可以说,我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村庄。30年来,我们弘扬“敢破敢立、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实干争先”的永联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目前,永联村已经变成了苏州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村之一,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村标兵”和“全国文明村”称号,村党委也连续两次被中组部树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到,永联村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忠诚实践者,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一、敢破敢立,勇于创新
  30年来,我们永联村党委凭着一股解放思想的勇气和敢于探索的闯劲,带领全村村民在“破”与“立”中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破了“以粮为纲”的产业禁锢,因地制宜,开挖鱼塘养鱼,收获了“第一桶金”;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破了“农民不能办钢厂”的观念束缚,投资30万元创办了轧钢厂,步入“以钢兴村”的轨道;2002年,我们破了“唯上、唯书”的跟风习惯,在公司改制时硬是保留了25%的集体股权,保证了村集体利益。去年年底,我们破了“唯我独尊”的自我羁绊,村集体让出控股权,与全国最大民营企业沙钢集团联合重组,使永钢集团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早在1980年,村民大多还住着土坯墙、茅草房时,我们就组织村民到已经拥有百货商场、电影院、小别墅的欧桥村参观学习,立下 “学欧桥、赶欧桥、超欧桥”的誓言。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我们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决心从不改变。那时,面对村办工业政策限制多,群众议论亦多的情形,我们迎难而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硬是趟出了一条 “以工兴村”的新路。
  在创业实践中,我们摒弃小农意识,胸怀全局谋发展。面对村办企业人才匮乏的现实,我们坚持“五湖四海”广纳人才,靠事业留人。目前,永钢集团近一半员工是非张家港籍人,中层干部80%以上不是永联村人。按照先富带后富的要求,永联村先后5次并队扩村,为此我们把并队扩村后的负担看作是村企发展的优势和空间,较好地转化成了村企发展的宝贵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村庄规划上,借鉴城镇建设的文明成果,引入空间规划新理念,把全村区划为现代厂区、高效农业区、生态林区、文明社区四个板块,积极推进集中居住、集中生产和集约发展。
二、自强不息,发展经济
  30年来,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从发展工业到村企联动,从一业为主到多业并举,创出了一番事业。
  “村企合一”、“以工兴村”是我们永联发展的鲜明特色,它不仅帮助我们在投资建设重大项目时迅速形成合力,较好地解决了公共产品的供给,而且也为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居住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更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伴随着永钢集团的发展壮大,永联村集体财力也不断壮大。2007年仅村集体股权增值一项就达4亿多元。
  新形势下村域经济发展不能受制于一村一域,必须大胆“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目前,我们已在外省乃至外国进行了投资,先后在辽宁省北票市及安徽省颖上县收购了部分矿产,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原料基础。在辽宁省北票市注册成立了北票联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北票联峰重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机制球团厂已点火投产,20万吨铸锻件项目已奠基开工。我们与江苏其元集团联合,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在埃塞俄比亚建设东方工业园。
  借助厚实的村级经济实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是我们的一贯做法。2004年,我们出资2000万元,成立“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可耕地经营权流转到集体,由苗木公司统一运作,农民除每亩地每年可获得1200元流转金外,还可以作为农业工人在苗木公司获得工资性收入。最近,我们又规划建设3000亩高效农业园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给予奖励和补助。
三、以民为本,共同富裕
  长期以来,我们村党委把做大企业多赚钱作为手段,把共建共享、富民强村作为根本目的,把引导村民勤劳致富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让永联村村民进入永钢集团就业,提供稳定而且较高的工资收入。让企业管理人员、供销人员和技术人员持有股份,享受分红。在永钢就业的2000多名村民,年平均工资收入近三万元。为了帮助有能力的村民创业致富,我们专门征用50多亩土地建个私工业园,造标准型厂房,廉价租给个体私营业主。我们还建了农副业基地,帮助有种养经验的村民发展农副业生产,让他们勤劳致富。利用永钢资源优势,建了年产达10万吨的制钉厂、年产达60万吨的矿渣微粉加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地就地吸纳村剩余劳动力。对缺乏进厂条件的村民,让他们从事道路清洁、绿化养护、物业看管等工作,确保他们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设立“惠民基金”,资助贫困村民、贫困学生和患有重大疾病人员。
  依托集体经济实力,建立村民保障体系和保障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我们村给予社区居民每月100元、老年人每月400元、老党员每年2400元、在校学生每年500-2000元的补助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村民个人应交纳的农保经费可在村里报销50%。2007年,村民通过享受9项集体补助或二次分配,人均获益近5000元,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并队扩村是先富带后富的最有效途径。1995年以来,我们先后五次并入了周边较为贫困的6个村61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由原来的700人增加到1万人以上。但是,我们积极推进“一村一制”,让扩并进来的新永联人,与老村民享受同等福利待遇。
四、统筹协调,全面推进
  在建设发展中,我们注重“四个文明”一起抓,把全村引入和谐发展的新轨道。
  严控工业污染,建设良好生态环境。随着永钢的做大做强,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意识也在不断强化。为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我们从产业源头抓起,坚持每年从企业利润中拿出1.5亿元投入环保技改,推广和应用环保节能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目前已基本实现煤气、蒸汽、粉尘回收利用和废水重复利用。经权威部门检测,永联村周边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等环保指标均已达标。我们还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在钢厂周围向外500—600米,种植经济苗木,形成分隔钢厂与村庄的一个环状绿化带。
  建设文明家庭,培育崭新村风民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新。我们把物质利益原则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设立“文明家庭奖”,按遵纪守法、环境卫生、计划生育、家庭生活、综合治理等八大类58项,对村民进行联动考核,村每年拿出800至1000万元,给考核满分的家庭颁发“金质文明家庭奖”奖牌,给每个家庭成员1000元奖金。这一举措十分有效地把“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变成了村民们的自觉行为。
活跃农村文化,造就新型农民。近年来,我们利用自办报刊、网站、短信平台等宣传阵地,宣传“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道德观;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农民休闲公园、图书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并免费向村民开放;利用联峰文化广场和永联文化活动中心,邀请朝鲜国立杂技团、中国京剧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等国内外一流文艺演出团体来此演出,组织村民分批观看;组建了舞龙队、腰鼓队、扇舞队等5支具有乡村风情的群众业余文体队伍,以此陶冶村民情操。
  推进村民自治,营造和谐氛围。2007年10月,组织本村8025名具有选举权的村民,公开直选村委会成员,采取直接提名选举方式,规范有序地选举产生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主任及委员。坚持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各项事宜。今年上半年,我们又专门建立了由15位优秀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自治工作小组,负责承办属村民自治范围的日常事务。
  农村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拼搏奋斗的30年,也是永联村走向文明富裕的30年。今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党中央赋予我们基层组织的历史使命,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良好机遇。3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势和观念障碍,敢于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才能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注意把握了以下四点:
  第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依靠基层组织的自身力量,让村民百姓享受社会主义优越性。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社会主义”当口号喊,当标签贴,而是要通过基层组织自身的力量,让村民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作为一个行政村,体现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主要形式是走集体主义道路,团结村民群众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在商品经济时代,我们通过创办社队企业,以集体经营的形式走集体主义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把集体资产资本化,通过村民集体投资参股的办法,创新走集体主义道路的新形式。我们认为,农民是以土地为纽带的一个集体,股民是以资本为纽带的一个集体,把村集体资产资本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尊重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村民们在村集体经济中,享受二次分配,我们坚持公平原则,村民们在永钢集团就业,我们强调效率优先。因此,我们在永钢集团两次改制中,硬是给村集体保留了25%的股份,这样,既确保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来源,又维护了村民百姓共享这片土地上发展成果的权益。我们体会到,只有村集体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才有实施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等工作的基础,才有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改善的前提,才有依靠自身力量带领村民缩小城乡差别的资格。因此,我们认为,作为村级基层组织,没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就很难体现自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确定“新”的具体标准,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凝聚村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为改善农村发展状况而发起的一场农村建设运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普遍性要求。但对于一个村,必须要有更加具体的、切合实际的,能激发村民群众热情、并自觉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我们结合自身特点,经过反复研究,确立了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永联村,以新的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收入方式,实现农民、农业、农村存在方式的转变”。一是居住方式城镇化。我们江南地区人口密集,人多地少,且随着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部分农村土地被抛荒,要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必须改变过去农村零散居住的方式,实行集中居住。为此,我们决定用2-3年时间,把居住在田间地头的近2500户村民拆迁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然后把他们的宅基地、自留地、承包地流转到村统一进行整理复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二是生产方式产业化。农民居住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我们一方面把村民的土地统一流转到村,按农业工业化的办法,让农民变成农业工人,实行上下班制度。另一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农民进厂,成为产业工人。三是生活方式市民化。缩小城乡差别不仅要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更要缩小在生活方式、行为素养、文化享受上的差距。为此,我们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及环境熏陶,提高村民素质;建设良好的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加强考核评比,纠正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享受良好的教育及医疗服务环境。四是组织方式社区化。农民集中居住后原来的村民小组被打破,于是我们就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按社区特点和模式,以楼道作为最基本的管理单元,选出楼道长,若干幢楼建立一个居民小组,选举产生居民小组长,若干个居民小组建立一个社区,选举产生社区主任,实行社区化管理。但是,由于农村二次分配和土地经营承包权的区分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因此我们在电脑里仍完整地统计和保留着原村民小组的各种基本情况。五是管理方式社会化。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村域内小城镇的逐步形成,依靠村民自治来管理各种事务,已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为此,我们突破大村庄办小社会的模式,按社会管理和城乡统筹的规律要求,把属于政府的管理职能从村委工作中剥离出来,争取政府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均等化。六是收入方式多元化。我们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扩大劳动力就业比例发展农村服务业等,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使村民收入方式由原来单一的农田耕作收入方式转变为工资性、财产性、流转性、补助性和救济性等多种收入方式,力争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0元左右,“十二五”末人均收入达4万元。
  第三、着眼可持续发展,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中心任务,确保村民群众实现可持续富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持续致富是农民最大的心愿。我们村党委不仅高度关注以永钢集团为主体的集体经济的当年效益,让股民们有所增值,而且更加重视企业未来的发展,让村民们吃上定心丸,实现持续增收。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最近提出了“三年再建一个新永钢”的目标,不仅在经济总量上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兴建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产品提档升级、延伸产业链、走出去到国外建厂等措施,让企业三年后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还要在冶金行业内争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先进企业,把企业做强做久,使村集体经济年年有增长。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让集体经济成分更加多元化。鼓励和支持村民自主创业、自办副业,帮助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拓宽村民群众的致富渠道和收入方式。
  第四、不断创新工作,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谋求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新的实践、新的课题,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困难。对此,我们坚持把党的政策和村里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村民群众的愿望结合起来,在破解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中谋求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比如,一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问题。我们立足高起点,着眼长远发展,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反复论证,把它规划、设计、建成一个具有江南水乡文化的、体现21世纪时代特征的、尊重农民农村良好风俗的“钢村小镇”,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可容纳3200多户家庭、10000多名村民,集商贸、休闲、娱乐、就医、上学等功能于一体。二是农村二次分配问题。随着村民待遇的不断提高,拿各种理由要求享受永联村待遇的人越来越多,而当前的户籍制度又更加模糊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界线,给我们实施农村二次分配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村民自治政策,发挥村民代表大会作用,先后出台了《关于对本村社区居民实行生活补助的规定》和《关于因婚迁入永联村的居民享受相关待遇的决议》,较好地理清了关系,协调了各方利益。我们打算2010年新农村建设的硬件设施基本到位后,对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设立人头股和土地股,村全年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后,除留足发展资金和管理费用外,社区村民按股份分红。三是农村党员的管理问题。我们认为,农村党员在职时作出了牺牲奉献,退休和丧失劳动能力后给予适当经济补助,是合理的,群众也是理解的。因此我们给予退休老党员每人每年2400元生活补助费。针对当前农村党员管理难的问题,我们又把物质利益原则与党员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分别建立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百分制考核评价,把退休党员的考核评价得分,直接作为年终补助费的折扣率,把在职党员在职时历年考核评价的平均分,作为退休后党员补助费基数的折扣率,这一举措成了我们加强农村党员管理,发挥农村党员作用的有效抓手。四是农民征地拆迁问题。我们认为,农民土地被企业征用后,不能因此而剥夺农民享受这片土地上发展成果的权利。尤其作为永联村,集体经济的主体来源是这片被征用土地上工业经济的增长。永钢集团征用永联村3500亩土地后我们按规定给相应的3230名村民办理了农转非手续,但是这批村民仍然享受着村二次分配和各种补助的待遇。这样,不仅化解了被征地农民与村及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而且使这三者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利益共同体。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30年来我们永联村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党中央和省市各级的要求相比,与全国众多明星村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村庄的建设上,在一些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坚持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