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千万林农致富的支点——贵州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2634 更新时间: 2009-09-24 来源:农民日报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贵州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第一直观印象,也是贵州的真实写照。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50%,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省份,生态环境独特,生态地位重要。

  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两江”上游打造了坚实的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十年来明显改善走进贵州,就仿佛走进了绿色的海洋,无论你是驾车奔驰在高速公路,还是漫步乡村小道,两旁大山上的绿色总能吸引你的眼球。

  贵州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999年,在上一年实现了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目标后,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提出了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宏伟目标。

  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决策后,贵州省把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来抓。2003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2004年,省委九届五次会议把“生态立省”确立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战略;2007年,省第十次党代会将“生态立省”战略提升为“环境立省”战略。

  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

  2001年~2008年,中央和省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140亿元,完成营造林面积38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营造林1829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营造林1072万亩、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369万亩、其他工程完成营造林530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5亿株。围绕旅游业发展,加强旅游干线、城郊和重点旅游村寨绿化,完成铁路、公路、河渠绿化1万多公里。经2006年普查,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8143万亩增加到1055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从2.1亿立方米增加到3.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30.83%增加到39.93%,为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收入:千万林农得实惠“我省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但林地生产力低,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对农民的增收带动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对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很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认为,破解贵州“三农”问题、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潜力在山、优势在山、希望在山。

  用7.5%的平地填饱肚子,92.5%的山地找票子,这是贵州林业改革发展的思路,通过挖掘林业生产潜能,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使山地资源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近年来,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贵州省发展了一批林业产业基地。退耕还林后,全省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以竹林、纸浆林、坑木林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中药材基地、茶叶基地等,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据统计,全省已建成竹林、纸浆林、坑木林为主工业原料林基地400万亩,速生丰产林1700多万亩,苗木花卉基地13万亩,经济林529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木本中药材基地52万亩、茶叶基地25万亩。

  全省65个森林公园总面积370万亩,2008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1.4亿元,去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228亿元。

  生态产业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就业的新途径。黔东南州林业产业的突飞猛进让曾经的穷乡僻壤发生了巨变,天柱的油茶、施秉的中药、麻江的蓝浆果和黑树莓、榕江西瓜等都成了当地苗侗同胞的“致富果”和摇钱树;黔西南州探索出“顶坛模式”、“坪上模式”和“晴隆模式”三大生物治理石漠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赤水市110万亩竹林成了农民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经果林、苦丁茶、中药等绿色产业正成为余庆县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贵州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推开,主体改革已完成勘界确权面积1.28亿亩,占林改面积的97%,总体进展走在全国前列,林权抵押贷款等部分配套政策已经出台,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的目标,新的体制架构正逐步形成。

  发展林业:提升贵州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贵州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状况得到切实提高,环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2006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在对贵州省情进行大量调研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这一执政理念,2007年的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贵州省把“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这个事关贵州发展命脉的重要理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明确地把“生态立省”战略提升为“环境立省”战略。

  石漠化是造成贵州省农村贫困落后一个根本性的因素,严重制约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贵阳召开全省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大会。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帮助下,贵州省石漠化治理开始起步,依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等,累计完成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万平方公里,涉及1379条小流域,完成投资6.85亿元。建设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林、坡改梯、经果林、种草、封禁治理及生态修复、农业保土耕作以及实施拦沙坝、蓄水池、坡面灌排沟渠、沼气等。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区土壤侵蚀平均减少75%以上,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石漠化”的发展,而且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增长增收,为水土流失地区群众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后5年,贵州将完成营造林任务1500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