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菡香稻米“醉”农家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3313 更新时间: 2012-10-16 来源:《农民日报》
 
 

——记河南省武陟县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开栏的话

        今年,中国夏粮产量实现了九连增。九连增的背后,凝聚着农民兄弟一次次不懈的追求。今天,这些耕种着沃野千里的新型的中国农民,他们不再“单打独斗”,“啥时种、咋种、咋管、咋收、咋卖,都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心”,他们“敢让玉米在地里多长10天”……为啥?因为他们创建了合作社,并且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为此,我们开设专栏,与您分享这些种粮合作社在“保供给、促稳定、保安全”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今天,就请您与我们一起走进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感受醉人的农家稻香。

        “王福军的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办得可红火了,去年年底作为全国种粮先进还受到温总理的接见呢!”

        在河南省武陟县,提到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无人不晓。于是,笔者来到乔庙乡马宣寨村,一探究竟。

        初秋的马宣寨一派葱茏,放眼望去,稻田里的稻米长势喜人,空气中散发着股股清香。

        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与稻田就隔一条水泥路。偌大的院子里,两层办公楼旁是稻米加工生产车间和仓库,几个村民各自在忙碌着。看到有人来访,村民王正山搓了搓手说:“以前村里人种稻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基本上都加入了合作社,比以前好多了。”

        “怎么个好法?”

        “感受就俩字——省事!啥时种、咋种、咋管、咋收、咋卖,都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心,由合作社统一布置,现在我们的大米一公斤能卖60元呢。”

        “一公斤60元?”

        “这可不是一般的大米,在荷塘里种大米是俺村的特色,种出的大米就是有股荷花香味,现在俺们要把这个品牌打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看来,这个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还真不简单。

        “我们通过组织绿色稻米产销专业合作社,注册我们自己的商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让大米成为我们共同致富的产品。”来迎接我们的合作社“掌门人”王福军接过了话茬。

        马宣寨村种稻已有30年的历史,由于交通闭塞,稻农世代以种地为生。2006年9月,村里32户农民发起成立了绿色稻米专业合作社,用股金购置高价的优质稻种、先进的农用设备,进行规模种植,提高土地收益。合作社一成立,联合作战的优势就很快发挥出来了。2006年,他们用最初的3万元股金引进了单干农户根本不敢想的高价优质稻种。由于这些优质稻种在荷花泥塘中育苗,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相伴,所以农民为它取名为“菡香”,并进行了商标注册。随着“菡香”致富的喜讯不断传出,越来越多的稻农希望通过种植“菡香”致富。

        2007年,当合作社的水稻丰收后委托新乡市原阳县一家加工企业加工稻米时,王福军心疼不已。加工稻米不仅要支付高额加工费,白白把稻糠留给厂家,而且在稻米产出率上被人“宰割”,还不能保证“菡香”的纯正性,影响附加值。为啥不能自己上稻米加工项目?这样不仅降低加工成本,增加收入,还可以拉长稻米产业链,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说干就干,从年初投资兴建,到年底投产,当一座投资500多万元、年加工2万吨稻米的现代化稻米加工企业屹立在马宣寨村时,村民们无不称赞,180名村民成了合作社的工人,每月按时领取工资,这个偏僻的小村也结束了没有工厂企业的历史。

        王福军介绍,为了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增加“菡香”的产量,合作社对愿意种植水稻的稻农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对他们的土地进行土地托管,实行耕作、供种、施肥、技术、回收“五统一”服务。如今,合作社社员已增加到265户,流转土地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2市2县7个合作社3万亩土地,生产加工了功能米、有机米、“菡香”大米等17个品种。2011年,合作社成了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菡香”米也正式戴上了有机认证的“光环”。

        马如钢   秦林林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