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长论坛 > 正文
 
努力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2136 更新时间: 2009-08-11 来源:未知
 
 

华西村党委书记 吴协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梦寐百年的北京奥运之年,值此举国纪念和庆贺的时刻,第八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北京昌平区郑各庄村拉开了序幕。在首都举办的这届论坛,是全国各地总结农村改革开放30年经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的一次历史性盛会,也是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交流、展示30年农村改革开放成果的一次群英大会。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本届论坛能在北京举行,得到了中央和有关部委领导的热切关心,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昌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七家镇郑各庄村以黄福水书记为首的全体村民的鼎立筹办,我谨以论坛执委会和华西村的名义,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并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从华西来说,也正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我们感到,华西建村以来的47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既是我们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生根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30年,也是们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30年,更是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取得各项新成就的30年。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华西的销售收入是108.93万元,交税28.18万元,可用资金55.3万元。30年后的2008年,华西的销售收入将超500亿元,交税超11亿元,可用资金超35亿元,前后对比,分别增长了45901倍、3903倍、6329倍。30年,华西累计实现生产总值1873.13亿元,纯收入129.62亿元,上交税金44.8亿元。从华西30年的发展,我们深深地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就没有华西今天的成就。这一历史事实,也充分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的真理。
概括30年的发展历程,有三点感想,即“三个坚持”:

一、坚持实事求是,走华西特色之路

  30年来,我们华西人在老书记的引领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有华西特色的发展之路。具体表现在:一是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华西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五业”(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格局。做到“多业取胜,两头延伸,大小结合,三产并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西抓住机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立足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30年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呈现出“三产联动、五业兴旺”的喜人景象。在实践中,我们不仅注重集团的“量”,更注重集团的“质”,也就是加强了“技改”和“提升”。通过引进高科技生产装备,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在 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又十分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03年8月,我们利用长江港口的区位优势,投入2亿元,在长江港口建造了万吨级码头和规模17万立方米的化工仓储库区,年吞吐量超110万吨;2006年9月,我们利用江苏用棉大省的契机,逐步形成8万平方米的江苏省棉花交易市场。交易量在江苏乃里长三角地区名列前茅;2005年我们果断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先后参股江苏银行、重庆农商行、上海证券、华泰证券等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当地又建立了投资担保公司和典当行,支持“三农”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这期间,在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再进一步放大我们的旅游业和建筑业等三产服务业,就2007年统计数据看,华西目前的现代服务营业额,占集团销售比重22.5%,年实现效益,占集团比重的26.6%。我们设想,再花三到五年时间,形成二、三产业并重,形成三二一结构优势。二是华西村在老书记的思想、智慧指导下,每到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每到发展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能够吃透中央的有关精神,作出正确的抉择。比如,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我们华西没有分,因为中央讲“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从华西来说,既统了,也分了。主要做法是:集体重工抓粮,个体修补种养。我们认为,该统的统了,该分的分了,这就叫科学;党的十五大之后,全国掀起“改制”浪潮,我们没有转制。因为中央精神是“两个毫不动摇”,一是坚持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一是坚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所以,华西两个都没有动摇。这主要体现在我们坚持走了“公私合作制”之路,也就是集体控股、个人参股,既有“公有”,也有“私有”,形成了“公私”双富有。

二、坚持改革开放,走共同富裕之路
  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但由于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情况不同,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因此邓小平同志又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富裕起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战略。”对此,我们提出了“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思路,进一步诠释了对共同富裕的理解。30年来,华西人实现了幸福的三条标准;即生活富裕、精种愉快、身体健康;家家住别墅、户户有轿车、人人好工作,孩子留洋念书,老人生活充裕。本村村民富裕了,但共同富裕的华西理念还要求我们要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90年代初,我们本着“扶贫先扶志,扶贫先富人”的思路,先后帮助中西部20多个省市区培训县、镇、村干部1万多人。1996年,又远赴中夏、黑龙江援建了2个“省外华西村”。2001年,我们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的新举措,将周边20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如今华西的人口,由原来的1500多人扩大到3.5万多人,面积也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现在的大华西,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三守促勤劳,生活环境好,小康步步高”。2006年,我们又提出:“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设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的奋斗目标。到目前为止,来自全国各地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到华西互学交流,人数累计已近5万人。这么多年来,华西的实践告诉我们,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近几年,我随着全国“村长”论坛的举办,先后学习、考察了全国很多的“明星村”。我感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本村实际。努力发展经济,把发展的成果让人民来共享。”像浙江的花园村、滕头村,山东的三元朱村,山西的皇城村,江西的进顺村和北京的韩村河村等众多优秀村,都通过不同的发展形式,坚持“共同富裕”的精神,造福一方百姓。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重庆市渝北区在建设“百强镇”过程中,通过“以城带乡”举措,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做法后,启发很大,感触很深。我认为,这无疑为改变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既然镇一级发文学事业上的资助者了。村一级出会好了。全国的村官数量最多,责任也最重。大家都把村一级搞好,中国就更加美好了。

三、坚持与时俱进,走科学发展之路
  30年来,我们的很多发展思路,都体现了最初朴素的科学发展意识。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华西村能有今天,还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结果;华西村要有新的更大发展,更要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科学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发展的科学规划,也就是要有一个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远景规划。在实施规划时,做到长计划、远安排。像华西60年代的“十五年远景规划”;80年代的“苦干三年,实现亿元村”;最近的“三年一千天,实现一千亿”的规划,都能够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催人奋进。党的十七大以来,华西人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规划要办好“三件大事”:一是建好“大楼”,就是要把名列世界第15位的74层、328米高的“增地空中大楼”,打造成“天下第一村”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二是建好“大厂”,就是在发展好“五业”的同时,准备花5-10年的时间,在连云港建一个“淮城港开发区”。企业搬走以后,现在的大华西,要成为一个“大公园”,又要成为一个“沪宁休闲区”。三是建设“大华西”,既要帮助千里之外的灾民,又要帮助身边的难民。尽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老、弱、病、残”确有实际困难的大华西老百姓,让他们能尽快实现“小康”,进而向“中康”、“大康”迈进。我想,我们为官一任,就是造福一方。要树立“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信念。要树立“发展为民,共同富裕”的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转化成自身的发展动力。在当前三农建设中,我们又提出了“农村标准化、农业多元化、农民知识化”。“农村标准化”就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条标准来建设我们的新农村。当然,这个五条标准要结合当地实际,逐步推进;“农业多元化”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根据本地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副则副。可以是“一村一品”,可以是“一村多品”,也可以是“一村两产并进”、“一村三产联动”;“农民知识化”则是要创造一切学习的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下一代,使农民的知识层次和结构进一步提升,打好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同时,我还要特别提出:新农村建设中,一、发展是第一位的,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有了发展的成果,才能让老百姓分享,这也是我们华西村的发展理念,叫做“发展为民”;二、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发展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有了集体的经济实力,可创办很多事情,可以为一方农村、农民改善环境和生活,为持续建设新农村作出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华西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的深情关切和热情支持分不开的。最近,我们江苏省委宣传部正在总结“吴仁宝”精神。他们认为,“实事求是”是“吴仁宝精神”的思想核心,“追求卓越”是“吴仁宝精神”的强大动力;“无私奉献”是“吴仁宝精神”的政治品格。这种精神,在华西已幻化为一种文化,升华为一面旗帜。我们要把“吴仁宝精神”发扬光大,不仅要学习身边的楷模,又要向全国人民学习。我相信,通过我们“村长”论坛,在广泛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上,提高我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努力把我们所在的各个农村,逐步建成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朋友和在座的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